全国服务热线 4001-090-792
小程序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福建

【奋进西华·人物】陈彧:“党建+”、网文写手、研究“粉丝文化”……这个老师好时髦!

时间: 2021-04-09 来源: 西华大学招生信息网 浏览量: 5851 收藏
省重点硕士点保研资格
四川省/综合类/公办/四川省
排名: 第285名
综合指数: 63.41
热度:45138K
人物名片:陈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文艺与传媒博士,发表CSSCI检索的相关论文6篇,出版专著三部,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主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教学科研之外,先后担任文化产业系副主任和传媒系主任的工作,在两系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日常教学运行管理、产学协同育人专业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担任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项目负责人,2021年,工作室获评“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单位。

精益求精 “党建+”工作带头人
自2018年担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支部书记以来,陈彧组织文产和传媒两系10余名骨干教师,努力探索“党建+”的支部工作特色,形成了一支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教师队伍。作为支部书记,陈彧坦言,她与支部队伍里的老师们不断探索适合他们的新模式,考虑到老师们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与科研上,所以他们提出了“党建+”的概念,他们想到,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教师本职工作中,让党建来引领业务工作。于是衍生出了“党建+育师” “党建+育人” “党建+科研” “党建+社会服务”等概念。 陈彧与团队推行“党建+育人”,使党建和育人相互促进,把党建阵地融入到学生实践教学之中,把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科研中,切实做好党建和学术“双融合、双促进”。同时,创新党课形式,尝试研讨式、辩论式、沙龙式党课。推行“党建+社会服务”,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优势,带动师生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服务社会,融入到文化传承与保护、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充分挖掘和发挥文产和传媒两系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展基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党建文化传播的校企合作项目、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 为落实“党建+”的各项建设任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工第三支部党员教师到巴塘、南充、凉山州等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工作的实地调研,在巴塘拍摄的扶贫宣传片《一个人的毕业典礼》荣获了2020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三等奖。其支部与郫都区纪委监委合作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清廉鹃城”,受到纪监系统的好评,老师们将项目引入课堂,成为学生课程实践的平台。在郫都区开展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社会服务项目,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团队,进行参观考察,进行文献整理和红色文化发掘,由此将文化资源开发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党建工作充分结合。 作为支部书记,陈彧带领她的支部成员一起,根据系部专业特点和一线教师特长,不断探索“党建+X”工作模式,在团队建设、教学科研、思政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把党的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牵引,打造了一个富有特色的高校教学科研型教师党支部。
和风细雨 特色教学感化学生
在陈彧的课堂上,她那洪亮且饱含情绪的声音,以及通过声音散发的热情与自信,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她的学生笑道,在她的课堂上是不会有瞌睡虫的。同时,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反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陈彧的课具有互动性,也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她的学生越来越喜爱上她的课。在与学生的头脑风暴中,从知识的输入,再到知识的输出,整一套流程下来,很好地形成了知识闭环,确保了学生扎实地接受到了知识。 陈彧认为,“媒体”这个专业永远都在上“新课”。她所教授的课程不仅仅包含了基础性的理论,还有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更新而不断更新的新事物。“经常是昨天刚发生的新鲜事,第二天的课堂上就运用到了。”陈彧说。课程的教学要在不断变化的资讯与潮流中,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思考,将经典的理论框架转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通过运营公众号作为课堂作业,让学生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更是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运作新媒体。通过任务制的学习,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关系转变为一个启发式的教学。陈彧的课后作业以项目制展开,一方面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锻炼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渠道激发学生的自我呈现与表达,展现不同的想法创意。 陈彧认为,学生在深刻理解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基础上,需要多花时间精力去沉淀文化底蕴与人文素养。所以在她的课堂上,陈彧会嵌入思政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使命感与方向性。“学生的视野、志向、胸怀直接影响他们的格局。”陈彧常与学生讲,不要把文化经济化,重要的是要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的同时,她也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意识性、文化底蕴。2017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李诗慧说:“在上陈老师的新媒体运营与影视产业的课程时,老师会举出丰富的国内外案例深入探讨,由浅入深、关键词作为线索串联,从故事文本、产业领域、跨媒介叙事、跨文化叙事到最后的核心文化价值符号,好像在解锁达芬奇密码一样,带我们探索IP运营的密钥。”在这个过程中,陈彧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陈彧是位良师,带领着学生慢慢建立学科思维,涉足一个又一个新的知识领域,不断拓展学生的认知边界,引导学生不断成长。
丰富体验 热爱生活做自己
除开党支部书记、学院系主任的身份,陈彧还是一名“粉丝迷妹”。从电影电视到偶像明星,再到古风汉服以及网络小说,都在陈彧的涉猎清单里。当她在做“青少年亚文化”专题的时候,她选择 “粉丝文化”研究。不仅仅因为庞大的粉丝群体对于当今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站在传媒专业视角,研究者首先考虑的一定是作为主流媒体如何去发声、传播。对于主流文化应该表现什么,陈彧将研究视角放在了另一面,站在青少年角度,如何去看待主流文化,从不同视角去关注、去思考、去引导。 被誉为“21世纪的麦克卢汉”——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亨利•詹金斯,提出了“半迷半学者”的研究身份。即当学者进行一项学术研究时,一方面是作为研究者去审视它,另一方面其实是这类事物的爱好者。“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陈彧认为那些能疯狂表达自己喜好的人是可爱的,如果喜好的事物能够成为研究对象,为什么不去做呢? “我是一个被耽误了的网络写手。”陈彧依旧坚持她的写作爱好。她认为,写作让她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拥有灵动的思维。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总结到:“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受到村上春树的启发,陈彧每晚坚持跑步半小时,在跑步的过程中构思一些创作的情节。她认为,当一个人在开始创作的时候,周围一切的信息都会被转换为可用的素材,坚持跑步也为她的写作提供了灵感源泉。 陈彧说:“写作锻炼人的逻辑思维及想象力,同时能疗愈心灵。写作时,我的内心平静愉悦,一段时间不写,我就会感到浮躁。写作享受的是一个过程,不一定是结果。”在生活中,陈彧随和简单,她热爱生活,追求自己所喜爱的事物。 陈彧的心态与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支部的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通过陈彧与支部成员们的共同努力,支部建设在不断地改进与实践中越来越好。这样一位接地气、温柔的教师,带着专业的知识,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地教育着学生们。因为兴趣,她在所研究的领域不断深入、前进;因为热爱,她在生活中不断发光发热。
罗萨的加速社会理论中所提及的行动异化讲到:我们一直在做不停地做,但是从来没有去理解为什么去做,甚至应该如何去做。而陈彧却是通透又独立的存在,她对于自己有着清醒认识并且引导学生去琢磨与思考,她热爱生活,永远年轻,永远向上。

★微信搜索小程序:搞定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