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主办第七届航空法治论坛
相关搜索
11月18日,由北京航空法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北外法学院、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承办的第七届航空法治论坛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中国航空法治现代化路径”。来自京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民航企事业单位、法院、律师事务所所等单位的九十多位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参加会议。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市法学会二级巡视员刘朝茂表示,希望法学界同仁坚定政治立场,紧紧围绕航空法领域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究,维护好现有的学术平台及品牌影响力,争取多出成果、出成效,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服务法学研究事业和我国法治建设。
北外法学院院长米良教授表示,希望加强北外法学院与学会的合作深度,创新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路径,在立足首都的基础上,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开展更多更好的航空法学术活动,为航空立法和司法审判、航空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家祥作了题为“航空安全是民航法规的重中之重”的主旨发言,以其自身经历,分析了中国民航的安全建设,指出中国民航的安全发展是建立在航空法律制度基础之上,具体而言是“一个理念”“四个体系”:持续安全理念和人员资质体系、规章制度体系、监管体系、责任体系。他用大量的民航内外的案例和事实,分享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中国民航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主任孟庆芬以推动中国民航“一带一路合作平台”走深走实为题作了主题发言,谈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民航国际合作服务中心在推动中外合作方面的所思、所想及做法,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
北京航空法学会会长、北外法学院董念清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朱子勤教授,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李亚凝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国柱教授就中国航空法的现代化提出了建议和实现路径。
今年是国际航空私法领域最重要的经典性条约——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生效实施二十周年,论坛特设“《蒙特利尔公约》实施二十年”专题,就该条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特别是我国法院适用该条约的相关问题。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刘胜军教授、北外法学院周玉华副教授对具有相当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刨析。
论坛上,五位嘉宾分享了航空法领域正在面临或需要解决的实务问题。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任张起淮由其代理的案例切入,分析了三个国家在机长职责方面的规定,提出了完善我国航空法的建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业务部总经理李宗凌分享了他对中国航空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建设的法制思考。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研究部副总经理张宏敏就民用机场地面服务经营权问题分享了见解。建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航空业务部副总经理赵华宾分享了航空器融资租赁的相关思考。中国民航国际合作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闫晴分享了民航旅客数据出境的相关法律规制及国际规则。
本届论坛设研究生论坛,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陈驰、北外硕士研究生高尔琪、中国民航大学硕士研究生李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耿绍杰、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王一雯五位同学,分享了他们有关临近空间、航空器噪音污染、中美复航、航空承运人先行付款制度、军民融合的空域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和思考。本次论坛研究生提交的论文关注航空法领域的新问题、新进展,回应现实关切,体现出我国研究生在航空法领域整体水平的提升。论坛评选出了11篇优秀论文予以表彰奖励。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列入其立法规划,本次论坛对航空法现代化路径的研讨,紧扣航空法前沿和实务问题,将为航空法立法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案建议。本次会议增补了部分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副会长。《中国民航报》《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等媒体受邀参加会议。
“航空法治论坛”由北京航空法学会于2012年创建。论坛汇聚了国内外民航界和法律界人士,共同探讨中国民航法治建设和全球航空安全治理,参与重大航空事件的讨论,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发展,推动了中国航空法治建设和理论研究,助力于中国民航的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