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速递 | 北京中医药大学今年新增三个本科招生专业
时间: 2020-06-10
来源: 北中医招生网
浏览量: 2013
收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四所中医药院校之一,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也是唯一一所“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同时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01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0年,学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四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面对当前和未来社会对卫生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优势,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主动拥抱新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医、工、理、文等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模式,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同类型人才为目标,及时对招生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2020年,在原有招生专业的基础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今年新增了中西医临床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生物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三个专业。目前,北中医总共有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生物工程、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药事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护理学、英语和法学15个“中医药+”“+中医药”专业设置理念下的医、工、文、理兼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招生专业。
一、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
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学制为五年,毕业时符合条件授予中西医临床医学学士学位。本专业采取多院校联合培养形式,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含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医学科学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利用不同单位的教育优势和资源,共同完成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培养过程通过“分阶段”的培养设计和“模块制”的培养方式,采用“阶段性”评价机制,结合中医“师承”教育理念,全程中医跟诊跟师,同时,将全新实践平台、自主化管理模式和弹性学制贯穿整个培养过程。毕业前择优选拔,优秀学生可推荐攻读博士学位。
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学制4年,完成学业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课程设计着眼于学科专业的未来发展,突出大数据与中医药行业交叉特色,体现大数据时代中医国际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相关学科优势,突出数据科学与中医药的交叉融合,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数据科学思维,具有扎实的数据分析基础,熟悉医疗卫生领域特别是中医药领域的数据特点,系统掌握中医药大数据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掌握数据科学、医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在医疗卫生行业、健康产业、国家卫生行政管理以及互联网企业等部门从事医疗大数据管理、应用和决策分析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三、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学制4年,完成学业毕业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培养过程秉承“中医药特色、精品化、国际化”的培养理念,通过导师制和联合培养的模式,完成具有结合中西医临床基础和先进生物科学技术知识特色的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在通识教育及基础课程中都增加中医药相应课程,并注重讲授过程中知识交叉与融会贯通。精品化培养举措为新生入学即配备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医生命科学背景的导师,在全新的实践平台上完成生物科学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导师指导中同时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除上述新增三个专业外,中医学(岐黄国医班)更名为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该专业为九年一贯制,采用“基础阶段跟师见习+临床课程阶段一对一导师制+临床轮转阶段专家小组集体指导+专科学习阶段博士研究导师负责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核心环节的医教协同。在培养过程中,还引入“多校园”教育理念,增加海外学习阶段,学生相继经历学校校园、国内西医院校和海外医学院校三个不同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形成国际化视野,旨在培养中医理论深厚,现代医学知识丰厚,临床、科研能力俱佳,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广阔国际化视野的拔尖创新中医药人才。
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的校训,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的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精神。自建校以来,逐步形成了“更加经典、更加现代、更加人文、更加国际、更加实践”的人才培养思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医教协同、药教协同、医针一体、医药融通”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和践行“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悟妙道”的中医药人才成长模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卓越的中医药人才。近几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社会对北中医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评价较高。以2019届毕业生为例,数据显示,有93.03%的用人单位对我校2019届毕业生表示“很满意”或“满意”,说明用人单位对北中医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工作岗位上的综合表现等总体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