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1-090-792
小程序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福建

【中华文化走出去】国传人才基地:接过“麦克风”唱响“中国好声音”

时间: 2020-06-30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招生网 浏览量: 5893 收藏
省重点国贸三星原外经贸部博士点硕士点保研资格
广东省/语言类/公办/广东省
排名: 第159名
综合指数: 67.54
热度:23699K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如何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成为了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就需要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具有高度文化自信、拥有全球视野的新型国际新闻人才接过麦克风,唱响中国声音。

近年来,落户广外的广东省国际传播青年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称“国传基地”)充分调动高校与媒体资源,融合学术课堂与深度调研,培育了一批既有爱国爱党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慎海雄出席广东省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授牌仪式

让青年媒体人接过国际传播的“麦克风”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大力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中央、省委关于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推动对外宣传事业发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创新青年优秀人才发现培养推介机制,促进优秀国际传播人才的成长。2017年12月,广东省委宣传部在我校建立广东省国际传播青年人才培养基地,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为基地授牌。

广外作为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校,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国传基地的建立为人才培养创造了新机遇。据新闻学院院长侯迎忠介绍,国传基地旨在依托广东省改革开放和意识形态“两个前沿”地位和丰富的国际传播实践,充分发挥我校专业人才聚集的优势,培养一批既有爱国爱党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既熟悉国际新闻传播实务又懂得新媒体操作技术,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为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

在学员组成上,省委宣传部每年遴选出30至50名媒体从事国际新闻传播的记者和编辑、文化外译人员和高校国际传播领域教研人员。国传基地则以对外报道、外语沟通、国际公关理论与技巧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国际舆情监测为重点开展培训。回忆起参与学习实践的收获,时任羊城晚报社政文部采访室副主任、主任记者王倩谈到,此次培训让她收益匪浅,深度的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从本地到全国,让她思维更开阔,目标更明确。时任广东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今日一线》栏目主编张巍表示,广东省国际传播青年人才培养基地的开办,是提升自身宣传思想队伍“脑力”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这让他们在一线工作的同时,也能得到“脑力”上的充电,他希望通过此次学习机会,为传播新时代中国声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的力量。

国传基地开学典礼现场

多用“移动课堂”“现场教学”,38个实习基地遍布京沪穗

偌大的编辑室穿梭者记者们忙碌的身影。“澎湃新闻较早实现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型,致力打造‘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具有较强的新闻舆论影响力。”学员们走进澎湃新闻,与澎湃新闻副总经理黄武峰、内容总监李云芳等业内精英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澎湃新闻的发展历程、内容采编团队、内容生产模式及新闻审核流程。此外,学员们的足迹还遍布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知名媒体,实地调研了解前沿动态与最新案例,并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英国《金融时报》副编辑、前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等知名教授交流想法,更深入地钻研相关课题。

张涛甫、张力奋作讲座

国传基地的培训通过专家辅导、研修交流、主题实践等方式进行。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国传基地负责人之一朱颖作为班主任,负责课程内容设计、专家学者邀请、外出交流机构选择等筹划工作。朱颖介绍道,国传基地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东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吸纳基地学员参加项目调研与写作工作,产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和调研报告,再通过相关学术研讨交流,提升研究的整体水平。通过后续培养,增强学员对“一带一路”和国际传播的理解,提升基地学员的科研和调研能力。在已开展的十多期培训中,受邀讲师不仅有国际战略研究院专家,省级媒体机构记者,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教授,他们充分集百家之长,将国际传播做了深入的细分以及适当的扩展,为学员带来多方资源以及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议题设置中,国传基地针对现阶段媒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如何优化宣传方式等,让师生之间交换经验,进行讨论与钻研。国传基地第一届学员、南方+客户端编委、内容总监胡光良回忆道:“培训内容每次都让人眼前一亮。我在工作中遇到困境时,总会联系培训所学去思考解决方案”。他对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老师的印象深刻,从曹林老师的课中他学到了许多操作性强的写作方法技巧,对其后续写作的国际视野开拓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传基地第二届学员、广东广播电视台电视融媒中心《今日关注》主编、罗记安全工作室负责人罗频洋谈到,“基地系统化的培训内容给我带来了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国际传播知识广度、深度与精确度的掌握上都能更加融会贯通。”

国传基地学员走访调研中央电视台

国传基地最大特点在于“移动课堂,现场教学”。截至到2020年11月,国传基地已经与对点合作38个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传媒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不仅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还有北京字节跳动、快手、广州市想象文化传媒等新兴传媒公司。多点、多样的实习基地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学员们开拓视野、拓宽思路,更好地探求国际传播新路径。广外宣传部工作人员、国传基地第二届学员王梦羽谈到,“国传基地的现场教学让我对大变局下中国传媒的应对、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评论的策略与技巧、如何提高国际新闻报道的可懂性、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表达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利于我们开拓视野,学以致用。”

国传基地学员走访调研中国日报社

讲好广东历史故事,扩大湾区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

玉汝于成,溪达四海。《国际传播与融合新闻实务》是国传基地学员们的调研成果论文集,收录了学员们面对当下国际传播实际问题进行的深刻思考。朱颖谈道:“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应具有业务技能和人文追求,国传基地的培训成果对广东省乃至大湾区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常有价值。”除了研究成果之外,学员们也将所学知识运用与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国传基地培训课堂

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国传基地的使命。结束培训后,胡光良前往深入粤西进行广东茂名冼夫人文化走出去的调研报道。他通过南方系海外社交帐号将冼夫人的历史故事发布至YouTube、Tiktok等平台,报道被广泛阅读和传播,推动了广东文化走出国门,被世界更多人所熟知。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也成为了他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内容。岐黄海中,承古通今,胡光良在实践中对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对古今岐黄之术的海上传播国际化路径进行调研,针对其现状进行国际传播的对策制定。“理论的增加,能够反过来更好地指导我的国际传播工作,这无论是对个人的学识还是视野都是很大的开拓。”胡光良说。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大湾区建设,提升大湾区国际影响力。国传基地第二届学员罗频洋是来自广东广播电视台电视融媒中心的资深媒体人,他在参与基地培训之后,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进行了节目形态、语言特色的研究。结合十多年的民生新闻采访经验,深入思考如何做好对外传播的传声筒,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罗频洋向记者表示,在基地培训的同期,他也正在参与所在部门的融媒改革工作。基地系统化的培训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国际传播知识体系的构建,帮助他打开了新媒体传播的新思路。2020年,广东广播电视台罗记安全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罗频洋作为工作室负责人,将国传基地提供的“养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经过短短的两年时间,他成为了全网粉丝超过120万的媒体大V。

许多学员们亦会以导师身份重回广外,成为广外学生“讲好广东故事”融媒体实习指导老师,帮助广外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更好地进行传播实践。这种媒体人才“反向指导”的方式,是我校新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以广外为建设主体培养后备力量,成功打通了人才互助链条,促进业界和学界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对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的视野开拓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面向新时代、面向新技术、面向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变局,国传基地开拓了青年人才的国际传播新视野,在国际传播中实践形成了新模式,开拓了新路径,精准对接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添新的力量。

 


★微信搜索小程序:搞定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