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大连理工大学成绩“亮眼”
时间: 2020-01-10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浏览量: 3384
收藏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大连理工大学4项成果喜获嘉奖。由郭东明院士领衔的“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精密制造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成为本年度获此奖项的唯一团队;由宋永臣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演化理论与调控方法”,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由郭旭教授、程耿东院士领衔完成的项目“复杂约束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由康仁科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根据相关权威资讯媒体统计,在高校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总数统计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获奖项目总数排名第7,成绩“亮眼”。这是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是学校科技人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科技前沿潜心专研、不懈奋斗的结果。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团队和部分获奖成果介绍如下:
由郭东明院士领衔的“高性能精密制造创新团队”,于1997年在机械制造教研室基础上组建起来的科研团队,20余年来,团队以解决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为使命担当,面向高端装备的高性能精密制造需求和挑战,提出了以性能精准保证为核心的高性能精密制造思想,系统研究了高性能精密制造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解决了一批高端装备研制和批产中的高性能精密制造的难题。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近200家企业和科研院所,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和省部级一等奖12项。团队培养出院士2人、杰青3人、形成了一支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特色鲜明、实力强劲的创新队伍,成为机械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部、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由宋永臣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演化理论与调控方法”,以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为研究背景,针对水合物开采分解演化过程中多孔介质内复杂相态转化理论、含相变过程多相多组分运移机制、储层胶结强度弱化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长期潜心研究。研究发现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相态转化-多相渗流-胶结弱化规律,建立了水合物分解运移与储层结构演化理论;揭示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驱动与储层稳定机制,提出了水合物分解强化与储层安全调控方法;构建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开采系统,阐明开采过程储层气、水产出能力,定量描述储层变形与结构物失稳过程。该项目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基础理论、调控方法等方面的原创成果,引领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为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提供了理论支撑。
由郭旭教授、程耿东院士领衔完成的科研项目“复杂约束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针对考虑可制造性、强鲁棒性、多功能性等复杂约束的结构优化,这一具有广泛工程应用背景、且具有很大挑战性的公认难题,在基本理论和关键算法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该项目突破传统结构拓扑优化理论框架,建立了基于可移动变形组件的显式拓扑优化新框架;提出了可置信性结构鲁棒优化设计/可靠性优化设计的系统理论和基于序列近似思想的高效算法;发展了基于PAMP模型的多尺度并发优化设计理论框架。项目成果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受到同行学者高度评价、大量引用和应用,成为了众多后续工作的基础,吸引了相当一批学者持续跟进、深化拓展,为提升我国在结构优化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康仁科教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