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设计学类、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时间: 2023-05-11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浏览量: 5221
收藏
2023-05-11 阅读(45024) 来源 :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在山东省威海市建有威海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各校区均具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学校迄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学校艺术类专业隶属于学校建筑与艺术学院设计系,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三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全部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具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MFA艺术硕士学位点。艺术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有82%以上具有博士学历,70%以上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究或学习经历。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0人。教师科研成果丰硕,科研经费充足,近三年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近三年系横纵向科研经费超过1200万元。学校为艺术类专业各班级配备了独立固定的专业教室,实现一人一工位。北京本部校区拥有视觉设计实验室、数字录音实验室、数控模型实验室、轻印刷实验室、立体摄影实验室、人因智能交互设计实验室、交通文化设计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场地近1800平米,在威海校区拥有交互设计STUDIO、立体摄影实验室、数字媒体专业展厅、VR-AR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艺术类专业近年来实施大类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基础夯实、专业突出、学科交叉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向未来发展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发展,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分析、团队协作、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提升。2022年,设计系申请的新专业“智能交互设计”已经获批。2021年《艺术科技融合的设计类专业新文科建设实践》获批国家级新文科教学改革项目。设计类教学改革还获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北京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工作室制是学院实践端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高年级学生可加入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品牌设计研究中心、i-Media互动媒体工作室、文创设计工作室等在内的13个本硕一体化工作室,实现本硕一体化、科教融合和本科提前导师制;近年来通过工作室,学生参与了圆明园品牌形象设计、北京动物园品牌设计、京张铁路遗址公园设计及洛阳地铁、南通地铁标志设计等一系列在国内与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设计项目。2020年《工作室制实训创新II》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近年来学生获得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竞赛红点奖等国际、国内学科竞赛奖项100余项,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0余项,借助遍布全国的实践基地,学生在美术写生、公司实习实训、参观交流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支撑。学院与世界各国及港台地区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俄罗斯莫斯科建筑学院、泰国清迈大学、台湾铭传大学、台湾东华大学等签订联合培养学生的协议,与英国、荷兰、美国、俄罗斯、德国、韩国、泰国等多所大学开展稳定的学术交流活动和联合教学活动,学生可通过交换生协议实现对外长期学习交流。目前学院拥有长期教学科研合作的外籍教师23人,近五年与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30余人次的合作交流,并开办40余次外国专家讲学讲座。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大四时实现100%公司实习实训,相当一部分学生实习和就业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一线互联网公司、4A广告公司及国内著名设计院。多年来学生就业率及自主创业率达到96%,毕业生平均深造率达到40%左右,每年约20%的艺术类本科生可通过保研推免进入全国各大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另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通过申请到海外名校继续深造。2023年学校艺术类专业继续招收本科生,分别按照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两个代码招生,其中北京交通大学招生专业为设计学类,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招生专业为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在山东省威海市建有威海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各校区均具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学校迄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学校艺术类专业隶属于学校建筑与艺术学院设计系,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三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全部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具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MFA艺术硕士学位点。艺术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有82%以上具有博士学历,70%以上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究或学习经历。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0人。教师科研成果丰硕,科研经费充足,近三年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近三年系横纵向科研经费超过1200万元。学校为艺术类专业各班级配备了独立固定的专业教室,实现一人一工位。北京本部校区拥有视觉设计实验室、数字录音实验室、数控模型实验室、轻印刷实验室、立体摄影实验室、人因智能交互设计实验室、交通文化设计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场地近1800平米,在威海校区拥有交互设计STUDIO、立体摄影实验室、数字媒体专业展厅、VR-AR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艺术类专业近年来实施大类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基础夯实、专业突出、学科交叉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向未来发展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发展,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分析、团队协作、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提升。2022年,设计系申请的新专业“智能交互设计”已经获批。2021年《艺术科技融合的设计类专业新文科建设实践》获批国家级新文科教学改革项目。设计类教学改革还获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北京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工作室制是学院实践端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高年级学生可加入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品牌设计研究中心、i-Media互动媒体工作室、文创设计工作室等在内的13个本硕一体化工作室,实现本硕一体化、科教融合和本科提前导师制;近年来通过工作室,学生参与了圆明园品牌形象设计、北京动物园品牌设计、京张铁路遗址公园设计及洛阳地铁、南通地铁标志设计等一系列在国内与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设计项目。2020年《工作室制实训创新II》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近年来学生获得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竞赛红点奖等国际、国内学科竞赛奖项100余项,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0余项,借助遍布全国的实践基地,学生在美术写生、公司实习实训、参观交流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支撑。学院与世界各国及港台地区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俄罗斯莫斯科建筑学院、泰国清迈大学、台湾铭传大学、台湾东华大学等签订联合培养学生的协议,与英国、荷兰、美国、俄罗斯、德国、韩国、泰国等多所大学开展稳定的学术交流活动和联合教学活动,学生可通过交换生协议实现对外长期学习交流。目前学院拥有长期教学科研合作的外籍教师23人,近五年与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30余人次的合作交流,并开办40余次外国专家讲学讲座。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大四时实现100%公司实习实训,相当一部分学生实习和就业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一线互联网公司、4A广告公司及国内著名设计院。多年来学生就业率及自主创业率达到96%,毕业生平均深造率达到40%左右,每年约20%的艺术类本科生可通过保研推免进入全国各大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另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通过申请到海外名校继续深造。2023年学校艺术类专业继续招收本科生,分别按照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两个代码招生,其中北京交通大学招生专业为设计学类,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招生专业为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