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会
时间: 2017-11-10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5083
收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灵魂……”11月10日上午,西华大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会在四教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我校特聘教授杨光斌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如何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题辅导报告。校党委书记边慧敏,校长刘清友,校党委副书记王小林,副校长费凌,副处及以上中层干部,各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参加报告会。
专题报告会会场杨光斌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华大学民主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比较政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学术成果丰硕。报告会上,杨光斌教授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灵魂,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光斌教授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引用大量详实的事实和数据,从时代划分、“新时代”的社会条件、时间周期、基本特征、基本方略等几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深入解读。杨光斌教授作辅导报告在谈到“时代划分”这个问题时,杨光斌教授指出,时代划分可以从广义和狭义去理解。广义上的“时代划分”是指历史时期的划分,而狭义的“时代划分”则是指一种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首先在狭义意义上使用“时代”的经典作家是列宁。在列宁提出“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之后,“时代”之说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特有术语,成为一种革命与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在谈到“新时代”的社会条件时,杨光斌教授从比较国家建设、比较政治思潮、比较政治制度等比较政治学的视角,重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三个起来”的背后有理论、有历史,对此要作理论和历史的分析,准确把握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统一性,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要注重横向比较和国际比较,在比较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谈到“新时代”的时间周期和主要矛盾时,杨光斌教授认为这是一个长周期,新时代始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充分认识这种变化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校党委副书记王小林主持报告会。他指出,杨光斌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鲜活,必将对我校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还将陆续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宣讲,举办解读十九大精神的系列专题报告,希望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
专题报告会会场杨光斌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华大学民主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比较政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学术成果丰硕。报告会上,杨光斌教授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灵魂,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光斌教授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引用大量详实的事实和数据,从时代划分、“新时代”的社会条件、时间周期、基本特征、基本方略等几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深入解读。杨光斌教授作辅导报告在谈到“时代划分”这个问题时,杨光斌教授指出,时代划分可以从广义和狭义去理解。广义上的“时代划分”是指历史时期的划分,而狭义的“时代划分”则是指一种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首先在狭义意义上使用“时代”的经典作家是列宁。在列宁提出“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之后,“时代”之说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特有术语,成为一种革命与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在谈到“新时代”的社会条件时,杨光斌教授从比较国家建设、比较政治思潮、比较政治制度等比较政治学的视角,重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三个起来”的背后有理论、有历史,对此要作理论和历史的分析,准确把握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统一性,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要注重横向比较和国际比较,在比较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谈到“新时代”的时间周期和主要矛盾时,杨光斌教授认为这是一个长周期,新时代始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充分认识这种变化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校党委副书记王小林主持报告会。他指出,杨光斌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鲜活,必将对我校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还将陆续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宣讲,举办解读十九大精神的系列专题报告,希望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